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汉语字典

隅字的意思

拼音注音ㄩˊ
部首阝部部外笔画9画总笔画11画
五笔BJMY仓颉NLWLB郑码YKLZ四角76227结构左右电码7126区位5171拆字阝 禺统一码9685笔顺フ丨丨フ一一丨フ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ú(ㄩˊ)

⒈  角落:城隅。墙隅。屋隅。隅隙(屋角的洞穴)。向隅而泣。

⒉  〔中〕将近中午的时候。

⒊  靠边的地方:海隅。

统一码

出字UNICODE编码U+9685,UTF-32: 00009685,UTF-8: 9685。

隅字由阝 禺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隅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异体字

相关字词

一隅、丘隅、东隅、举隅、九隅、乡隅、修隅、偏隅、兑隅、八隅

造字法

形声:从阝、禺声

English

corner, nook, remote pla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1) (形声。从阜( ),禺( )声。“阜”是土山,有土则可用于建筑,因而从“阜”的字有的与建筑有关。本义:山水弯曲边角处)

(2) 同本义 [corner of a mountain or river]

隅,陬也。——《说文》

既登览乎隅椒,复临泛乎汪洋。——明· 徐渭《缇芝赋》

(3) 又如:山隅;隅椒(山角与山顶);隅隈(角落和弯曲之处);隅陬(角落)

(4) 角,角落 [corner]

俟我于城隅。——《诗·邶风·静女》

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考工记·匠人》

抠衣趋隅。——《礼记·曲礼》

日出东南隅。——《乐府诗集·陌上桑》

采桑城南隅。

停于大室之隅。——唐· 李朝威《柳毅传》

折过墙隅。——《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隅头(墙角;拐角);城隅(城的一角);向隅(面对着屋子的一个角落)

(6) 边远的地方 [outlying place]

咫只雪山路,归飞西海隅。——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

(7) 又如:隅谷(神话中日落的地方);隅镇(边远小镇);隅夷(神话中的日出处);隅辟(边境,国境);隅官(边地官员)

(8) 事物的部分或片面 [part]

举端自理,滞隅则失。——《后汉书》

(9) 又如:隅见(片面的见解);隅曲(偏狭之见);隅积(部分和总体)

(10) 边;旁 [side]

昏将举火,执烛隅坐,错总之法,横子坐所。——《管子》

(11) 又如:隅坐(坐位的侧边);隅目(斜眼而视,怒视)

康熙字典

【廣韻】遇俱切【集韻】【韻會】元俱切,𠀤音虞。【說文】陬也。【玉篇】角也。【書·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蒼生。【詩·邶風】俟我於城隅。【禮·曲禮】摳衣趨隅。【註】趨隅,升席也。
又【檀弓】童子隅坐而執燭。【註】隅坐,不與成人並。【論語】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又【玉篇】廉也。【詩·大雅】抑抑威儀,維德之隅。【禮·儒行】砥厲廉隅。 
又海隅,十藪之一。【爾雅·釋地】齊有海隅。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宮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註】宮隅,城隅,謂角浮思也。 
又山名。【魯語】汪芒氏之君也,守封隅之山者也。【註】封山,隅山,在今吳郡永安縣。【說文】作嵎。 
又叶語口切,音偶。【詩·唐風】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邂逅。芻叶側九反,逅叶很口反。 
又叶呼侯反,音齁。【揚雄·反離騷】有周氏之嬋嫣兮,或鼻祖於汾隅。靈宗初諜伯僑兮,流於末之陽侯。 【篇海】同𨺷。
考證:〔【詩·邶風】俟我乎城隅。〕 謹照原文乎改於。

说文解字

陬也。从𨸏禺聲。

陬也。从禺聲。噳俱切

(隅)陬也。隅與陬爲轉注。廣雅曰。陬、角也。小雅箋曰。丘隅、丘角也。上言阪此不言阪者、不主謂阪之隅也。考工記宮隅、城隅、謂角浮思也。大雅。惟德之隅。傳曰。隅、廉也。今人謂邊爲廉。角爲隅。古不別其字。亦作嵎、作湡。。禺聲。噳俱切。古音在四部。偶平聲。

Copyright © 2023 wuhanjob.com 武寒词海
本站为非营利性站点,部分资源收集整理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