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元好问的意思

yuán hào wèn

元好问


词语解释

  元好问,金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字裕之,号遗山。七岁能诗,年十有四,从陵川郝晋卿学,不事举业,淹贯经传百家,六年而有成。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登第,累官至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着有〔杜诗学〕一卷、〔东坡诗雅〕三卷、〔锦机〕一卷、〔诗文自警〕十卷,均佚不传。今所传者有〔中州集〕十卷、〔遗山先生全集〕四十巷。郝经撰〔元遗山先生墓志铭〕,谓其诗上薄风雅,中规李、杜,粹然一出于正。  在亡金诸多土大夫中,以元好问为中坚的儒士,所表现的经世救世精神,以及对保全中原传统文化的贡献,姚从吾在〔大陆杂志〕第二十六卷第三期中,曾撰文以记其事。姚文指出:「他们眼见金朝亡了,新朝的国势犹未稳定,不得已,只有一方面会集志同道合的人,聚徒讲学于封龙山(元好问、张德辉、李治称为封龙山三老,后二人于〔元史〕卷一百六十、一百六十三有传),以期学业有所继续;一方面运用种种方式,随机应变去说服蒙古新朝,稍稍挽救了金、元之际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中原传统文化所遭遇的劫运。元好问在〔寄中书耶律公书〕中,一口气就推荐了五十四位所谓『王民之秀,有用于世』的亡金学人,无形中他们已结成了一个团体,而把元好问看作他们之间的首领。」姚文中又指出:「一二五一年,张德辉在和林说服忽必烈,使他信奉孔子,使他心悦诚服任用汉人。仔细推究起来,这一计画的见诸实行,实在都以元好问为发动的中心;他们一周机缘,即极力荐举人才,互相援引,以实现他们得君行道,保存传统文化之抱负。」  我们再看元好问北渡以后,一意结交汉军诸侯及蒙古王朝新贵,影响东平严氏父子,建立兴学大业诸里,表面看来,固然可以把元好问看作是一个奔竞朝贵,急于事功的功名之士,但我们若从其〔外家别业上梁文〕中所云:「上书宰相,试微躯于万仞不测之渊,喋血京师,保百族于群盗垂涎之口。皇天后土,实闻存赵之谋,枯木死灰,无复哭秦之泪。」及其所作「神龙失水困蜉蝣,一舸仓皇入宋州」(〔卫州感事〕)、「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计哭秦廷」(〔壬辰东狩〕)等充满故国之思的诗句,未尝不可把以上诸事看作是元好问另有因缘,别有用心。所以元好问的学主郝经在〔元遗山先生墓志铭〕中赞曰:「方吾道坏烂,先生独能挽而救之,揭光于天,俾学者归仰,识诗文之正,而传其命脉;系而不绝,其有功于世,又大也。每以着作自任,为人所阻,先生曰:『不可使一代之美,泯而不闻。』乃为〔中州集〕百余卷,又为〔金源君臣言行录〕,于是杂录近事世事一百余万言,书未就卒,呜乎,先生可谓忠矣。」就以上他发抒故国之思的诗句来看,郝经墓志铭中所言,当非溢美之辞。  余谦〔遗山集〕序中指出,「崔立之变,骈首死难者不可胜纪,遗山岿然独存。金亡,晦道林莽,日课一诗,寒暑不易。」元氏精研史学,有经世救世之志而独以诗鸣。当时一般读书人喜欢吟诗,以之附庸风雅,而遗山之唱诗,则系伤心人别有怀抱。--作者:程运

第1个字好的相关组词

第2个字问的相关组词

Copyright © 2023 wuhanjob.com 武寒词海
本站为非营利性站点,部分资源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尽供交流学习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