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汉语字典

麓字的意思

拼音注音ㄌㄨˋ
部首鹿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9画
五笔SSYX仓颉DDIXP郑码FFTX四角44212结构上下电码7785区位3420拆字林 鹿统一码9E93笔顺一丨ノ丶一丨ノ丶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ù(ㄌㄨˋ)

⒈  山脚下:山麓。华山北麓。

⒉  古代掌管苑囿的官吏。

统一码

出字UNICODE编码U+9E93,UTF-32: 00009E93,UTF-8: 9E93。

麓字由林 鹿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麓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异体字

相关字词

东麓、大麓、山麓、岩麓、岳麓、旱麓、林麓、沙麓、纳麓、翠麓

造字法

形声:从林、鹿声

English

foot of hill; foothil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1) (形声。从林,鹿声。本义:生长在山脚的林木)

(2) 同本义 [trees in the foot of a hill]

麓,林属于山为麓。——《说文》。 按,山足大林也。

麓者,林之大者也。——《水经注·漳水》注

林麓川泽。——《礼记·王制》

掌攻草木及林麓。——《周礼·柞民》

林衡每大林麓。——《周礼》。郑玄注:“竹木生平地曰林,山足曰麓。”

(3) 古代主管山林苑囿的官吏 [forestry official]

麓,守山林吏也。——《说文》

主将适蝼而麓不闻。——《国语·晋语》

(4) 山脚 [foot of a hill or mountain]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诗·大雅·旱麓》

(5) 又如:山麓

常用词组

麓原

康熙字典

〔古文〕㯟【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盧谷切,音祿。【釋名】山足曰麓。麓,陸也。言水流順陸,燥也。【周禮·地官·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註】平林麓之大小及所生者,竹木生平地曰林,山足曰麓。【詩·大雅】瞻彼旱麓。【傳】旱,山名。麓,山足也。 
又【說文】麓,守山林吏也。 
又錄也。【書·舜典】納于大麓,烈風雷雨弗迷。【傳】納舜使大錄萬幾之政。【註】亦曰山足。 
又與鹿通。【春秋·僖十四年】沙鹿崩。【穀梁傳】林屬於山爲鹿。 
又叶錄直切,音力。【易林】被服文德,升入大麓,四門雍肅,登受大福。福,音逼。
考證:〔【周禮·地官·林衡】掌巡麓之禁令。〕 謹照原文麓字上增林字。

说文解字

守山林吏也。从林鹿聲。一曰林屬於山爲麓。《春秋傳》曰:“沙麓崩。”㯟:古文从录[𢑗]。

守山林吏也。从林鹿聲。一曰林屬於山爲麓。《春秋傳》曰:“沙麓崩。” 㯟,古文从录。盧谷切

(麓)守山林吏也。左傳。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杜曰。衡鹿、官名也。按鹿者、麓之假借字。天子曰林衡。諸侯曰衡鹿。皆守山林吏也。晉語。史黯曰。主將適螻而麓不聞。韋曰。麓、主君苑囿者。從林。鹿聲。盧谷切。三部。按此亦形聲包會意。守山林之吏、如鹿之在山也。一曰林屬於山爲麓。春秋傳曰。沙麓崩。春秋僖公十四年文。三傳同。榖梁傳曰。林屬於山爲麓。周禮、王制皆云林麓。鄭云。山木生平地曰林。生山足曰麓。詩大雅旱麓毛曰。麓、山足也。葢凡山足皆得偁麓也。亦假借作鹿。易。卽鹿無虞。虞翻曰。山足稱鹿。鹿、林也。

(㯟)古文從彔。彔聲。

Copyright © 2023 wuhanjob.com 武寒词海
本站为非营利性站点,部分资源收集整理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