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汉语字典

谴字的意思

拼音qiǎn注音ㄑ一ㄢˇ
部首讠部部外笔画13画总笔画15画
五笔YKHP仓颉IVYLR郑码SJYW四角35737结构左右电码6232区位3920拆字讠 遣统一码8C34笔顺丶フ丨フ一丨一丨フ一フ一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谴(譴)qiǎn(ㄑ一ㄢˇ)

⒈  责备:谴让(斥责)。谴责

⒉  贬谪:谴谪。

统一码

出字UNICODE编码U+8C34,UTF-32: 00008C34,UTF-8: 8C34。

谴字由讠 遣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谴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相关字词

严谴、僯谴、冤谴、刑谴、告谴、呵谴、咎谴、天谴、小谴、少谴

造字法

形声:从讠、遣声

English

reprimand, scold, abu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qiǎn

〈动〉

(1) (形声。本义:责备,斥责)

(2) 同本义 [accuse;censure;ask reprovingly;condemn]

谴,谪问也。——《说文》

谴,呵也。——《苍颉篇》

畏此谴怒。——《诗·小雅·小明》

闻而谴友。——《孔子家语·五行》

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谴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前者,失救泾河老龙,获谴于我皇后帝。——《西游记》

(3) 又如:谴谪(责备);谴斥(受责备);谴告(谴责警告);谴呵(谴责申叱);谴咎(谴责罪过);谴怒(怒责)

(4) 旧时官吏被贬或谪戍 [relegate]

又不得已而谴,则为之择地而居。——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5) 又如:谴谪(官吏因罪降级,调往边远地方);谴客(被贬谪的人);谴域(谪迁之地);谴逐(贬谪放逐)

词性变化

qiǎn

〈名〉

罪过 [fault]

臣有大谴。——《北史·李彪传》

欲以改正思谴,除凶致吉。——《后汉书·蔡邕传》

常用词组

谴责

康熙字典

【唐韻】去戰切【集韻】【韻會】【正韻】詰戰切,𠀤音繾。【說文】謫問也。【廣雅】責也。【廣韻】怒也,讓也。【正韻】誚也。【詩·小雅】畏此譴怒。【傳】罪責也。【戰國策】太卜譴之曰:周之祭地爲祟。【註】謫問也。 
又【揚子·方言】譴,喘轉也。【註】猶宛轉也。 
又【集韻】姓也。

说文解字

謫問也。从言遣聲。

謫問也。从言遣聲。去戰切

謫問也。从言。遣聲。去戰切。十四部。

Copyright © 2023 wuhanjob.com 武寒词海
本站为非营利性站点,部分资源收集整理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