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汉语字典

祭字的意思

拼音jì,zhài注音ㄐ一ˋ ㄓㄞˋ
部首示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11画
五笔WFIU仓颉BOMMF郑码RSBK四角27901结构上下电码4385区位2832拆字月 示统一码796D笔顺ノフ丶丶フ丶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ì(ㄐ一ˋ)

⒈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祭奠祭礼祭灵。祭典。祭扫

⒉  供奉鬼神或祖先:祭祖。祭天。祭祀。祭灶。

⒊  使用(法宝):祭起一件法宝。

其他字义

zhài(ㄓㄞˋ)

⒈  姓。

统一码

出字UNICODE编码U+796D,UTF-32: 0000796D,UTF-8: 796D。

祭字由月 示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祭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异体字

  • 𨢵

相关字词

丁祭、三祭、上祭、下祭、丧祭、中祭、临祭、主祭、享祭、伏祭

造字法

会意:从、从示

English

sacrifice to, worshi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牲肉;左边是“又”(手);中间象祭桌。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古人杀牲,一是为自己吃,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台上,“祭”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即牲祭。本义:祭祀)

(2) 同本义 [obit;offer a sacrifice]

祭,祀也。——《说文》

祭之为言索也。——《说苑·权谋》

祭者,荐其时也,荐其敬也,荐其美也,非享味也。——《谷梁传·成公十七年》

无牲而祭曰荐,荐而加牲曰祭。——《公羊传·桓公八年》注

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礼记·祭统》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论语·乡党》

以灵鼓鼓社祭。——《周礼·地官》

(3) 又如:公祭死难烈士;主祭;陪祭;祭扫(祭祀并扫墓)

(4) 使用,旧小说中谓用咒语施放神秘武器 [wield]。如:祭起一件法宝来

(5) 另见 zhài

常用词组

祭奠祭礼祭灵祭品祭器祭扫祭司祭祀祭台祭坛祭文祭享祭衣祭仪祭幛祭祖

基本词义

Zhài

〈名〉

(1) 姓

(2) 另见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𠀤子例切,音霽。【說文】祭祀也。从示,右手持肉。 
又【尚書·大傳】祭之言察也。察者,至也,言人事至於神也。 
又【孝經·士章疏】祭者,際也,人神相接,故曰際也。詳見【禮·記祭法祭統祭義】諸篇。 
又【廣韻】【集韻】側界切【韻會】【正韻】側賣切,𠀤音債。周大夫邑名。 
又姓,周公子祭伯,其後爲氏。

说文解字

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

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子例切

(祭)祭祀也。統言則祭祀不別也。从示。㠯手持肉。此合三字㑹意也。子例切。十五部。

Copyright © 2023 wuhanjob.com 武寒词海
本站为非营利性站点,部分资源收集整理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