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汉语字典

拯字的意思

拼音zhěng注音ㄓㄥˇ
部首扌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9画
五笔RBIG仓颉QNEM郑码DXKA四角57019结构左右电码2163区位5392拆字扌 丞统一码62EF笔顺一丨一フ丨フノ丶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ěng(ㄓㄥˇ)

⒈  援救,救助:拯救。拯饥。拯弊(救正弊病)。拯民于水火之中。

统一码

出字UNICODE编码U+62EF,UTF-32: 000062EF,UTF-8: 62EF。

拯字由扌 丞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拯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异体字

相关字词

包拯、匡拯、哀拯、存拯、怜拯、拯恤、拯抚、拯护、拯拔、拯援

造字法

形声:从扌、丞声

English

help, save, aid; lift, rai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zhěng

〈动〉

(1) (形声。从手,丞( chéng)声。本义:向上举)

(2) 同本义 [lift]

艮期腓,不拯其随。——《易·艮》。王弼注:“随,谓趾也。止其腓,故其趾不拯也。” 孔颖达疏:“拯,举也。”

(3) 救济;援救 [aid;relieve;save]

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起而拯之。

(4) 又如:拯弊(匡救衰病);拯世(救世);拯物(济世);拯恤(援助;救济);拯抚(救济安抚);拯济(救助;救济)

常用词组

拯救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𠀤蒸上聲。【韻會】【正韻】𠀤之庱切,讀與整同。救也,助也。【增韻】援也。【左傳·宣十二年】目于眢井而拯之。 
又舉也。【易·艮卦】艮其腓,不拯其隨。【註】隨謂趾也。【集韻】本作抍。或作承。
又作氶。【韻會】或作𢮋。詳抍字註。

说文解字

上舉也。出㲻爲拯。从手。丞聲。易曰。拯馬壯吉。各本篆作?。解無出㲻爲拯四字。丞聲作聲。拯馬作抍馬。今皆正。易明夷釋文曰。丞音拯救之拯。說文云舉也。子夏作抍。字林云。抍、上舉。音承。然則說文作拯。字林作抍。在呂時爲古今字。陸引無上字。而李注羽獵賦引有之。李注謝靈運擬鄴中集詩、曹植七啓、潘朂九錫文、傅亮修張良廟敎、王巾頭陁寺碑皆引說文出溺爲拯。是古本確有此四字。方言曰。、抍、拔也。出㲻爲抍。出火爲。方言之書字多經轉寫。改作抍、卽以今字改古字之一。抑或子雲固如此作、許不之錄耳。用拯馬壯吉。周易明夷六二爻辭。其字今作拯。陸氏德明作丞。云拯救之拯。猶艮不承其隨云承音拯救之拯、左傳目於眢井而承之云承拯救之拯也。葉林宗抄文淵閣宋本不誤。通志堂、抱經堂皆改大字爲拯。殊非。集韵抍承撜拯丞五形同字。丞承卽取諸艮、隨二卦釋文。類篇丞作氶。今本釋文改丞爲拯。遂使集韵、類篇之本原泯矣。羽獵賦。丞民乎農桑。李引聲類丞亦拯字。此丞之證也。列子。使弟子竝流而承之。張注。承音拯。引方言出溺爲承。此承之證也。玉篇曰。氶、聲類云抍字。然則聲類之作丞、作氶固難考。集韵曰。氶者、承之或體。玉篇曰。抍音蒸。又上聲。葢古多讀平聲。今則讀上聲。古音在六部。陸云音拯救之拯。玉篇、廣韵皆云。蒸上聲。不作反語者、廣韵云無韵切也。無韵切者、此韵字少。庱殑㱡又皆難識也。

Copyright © 2023 wuhanjob.com 武寒词海
本站为非营利性站点,部分资源收集整理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