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裁正的意思

qián hé hòu yǎn

裁正


词语解释

前合后偃[ qián hé hòu yǎn ]

⒈  见“前合后仰”。

引证解释

⒈  裁断订正。

《宋书·礼志二》:“太常统寺,曾不研却,所谓同乎失者,亦未得之。宜加裁正,弘明国典。”
《北齐书·裴谳之传》:“昭帝 梓宫将还 鄴,转仪曹郎。尤悉歷代故事、仪注,丧礼皆能裁正。”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八》:“南都 之事,有一至大而且要者,尚未裁正。”

⒉  制止。

《新唐书·陆长源传》:“晋 有所偷弛, 长源 輒裁正之。”
王世贞 《觚不觚录》:“于是言官申明其事……因通行天下裁正,而腰玉与犀金之徒如故也。”

⒊  犹教正。

宋 叶适 《沉元诚墓志铭》:“瑞安 称多士,君独为前辈宿老,慰宠后进,有所裁正,无不服从。”
清 曾国藩 《复吴南屏书》:“浅谬之见,惟希裁正。”

国语辞典

前合后偃[ qián hé hòu yǎn ]

⒈  身体前后俯仰晃动站立不稳的样子。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
元·张寿卿《红梨花·第四折》:「又道我是鬼魂儿在眼边,唬的他对面无言,有似风颠惊急力前合后偃。」


近音词、同音词


第1个字裁的相关组词

第2个字正的相关组词

Copyright © 2023 wuhanjob.com 武寒词海
本站为非营利性站点,部分资源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尽供交流学习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