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思辨的意思

sī biàn

思辨

拼音sī biàn
汉字

词语解释

  思辨即纯粹思考,英文字源于拉丁文Speculari,意为反省、探询,及发微探隐。就哲学而言,思辨的一个解释是心灵思考其本身或精神方面,即先验的直观;另一说是抽象的论述;再一种解释是借助概念进行理论性思维,以理解各个范畴的整体。  思辨原是指出现于逻辑思维过程中接近完成的阶段。后来固定用于哲学、科学以及数学里,明显表现于理性主义(rationalism)中。理性主义以为理性是人类最基础最可靠的思辨能力,以求真知。知识来源并不依赖感官经验,只有理性才能提供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可靠知识。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René Descartes, 1596~1650)认为理性本身所固有的「天生观念」(Innate Ideas)乃是知识的泉源,真理的标准亦是清楚而明晰的观念。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Benedict Spinoza, 1632~1677)认为只有排拒感官认知,通过理性的直观,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获得真确的观念。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G.W. Leibniz, 1646~1716)提「天赋原则」,否认知识的客观因素,否定知识来自感觉经验,认为只有经由理性的推理才是普遍的和必然的知识。  在德国哲学中,思辨发展到颠峰状态。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认为思辨是在纯粹理性的,亦即没有经验对象的范围内进行的哲学推论,理性是最高的认识能力,能把经由感官所得到的知识综合成最完整的体系。理性又以绝对的统一体,即先验理念(世界理念、灵魂理念、上帝理念)为对象,除了时空直观形式和十二范畴(康德把逻辑判断分为十二个部门,每一部门都与人类理解的一种功能相对应)外,没有其他的认识工具能让理性把握绝对的统一体。费希特(J.G. Fichte, 1762~1814)认为「自我」(Ego)是唯一的实在(Reality),不但是理性,同时也是纯粹抽象的思维主体。黑格尔(G.W.F. Hegel, 1770~1831)视思辨的哲学推论与自己的哲学方法相同,并且认为思辨是从纯粹概念辩证推出客体;并继康德、菲希特之后,提出「绝对精神」(The Absolute Spirit)为宇宙的本质和万事万物的实体,是一个具有创造性、处于变动发展过程中的主体。「绝对精神」的发展过程经历了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这三个阶段就是主体「绝对精神」产生自身、发展自身、回归自身的过程。「绝对精神」既是客体又是主体,既是存在又是思维,所以本质上,黑格尔哲学是一种典型的思辨哲学。--作者:刘贵杰

英语Speculation

近音词、同音词


第1个字思的相关组词

第2个字辨的相关组词

Copyright © 2023 wuhanjob.com 武寒词海
本站为非营利性站点,部分资源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尽供交流学习之用